Page 272 - 教师成长之路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教育实习反思文集(一)
P. 272

方面都需要特别将理论知识与时事政治有机融合,在现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不断更新,
              注意添加新的内容。从最新修订的高中政治课程标准也可以看出我国越发注重学生对
              现实生活的关注与了解,在教学内容中加大了社会知识的比重。



                   2. 在教学方法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

                   学生成长成才发展必须采取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方法。学生要发展成完整的

              人才,单靠知识技能的完善是远远不够的,人格的健全与完善才是学生适应社会的有
              利因素。传统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学生智力开发,忽视情商培养;重视学生考试

              能力,忽视综合素质培养,结果导致一大批学生高分低能,甚至低分低能。这批学生
              的不平衡发展导致他们难以适应社会,在自身能力认同和价值实现上都产生极大落差。

              因此高中思政课教学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与手段,采取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,
              让学生在学好理论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,做到“内化于心”再“外化于行”,将

              学生培养成智力情商双双“在线”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。这就要求思
              政课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,在实施理论教学的同时配合实践

              教学。教师在利用课堂理论授课方法的同时要广泛利用课外资源,在理论性教学的同
              时引用现实问题,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。比如:在进行高中政治生活“基层政治组织”

              这一知识点的授课过程中,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实地调研居委会、村委会等组织,了解
              其发挥作用的运作过程,充分理解我国行政组织结构、运作模式,同时提高自己作为

              一个国家主人翁的参与感、自豪感。也可以通过课堂辩论、模拟课堂等实践形式让学
              生在参与中体会书本知识。




                   三、开拓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多方位融合路径

                   1. 贯彻落实新时代党中央指导思想与思政课教学实践的有效结合

                  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,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新时代,党在思政课教学的指导思

              想、工作原则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明确指示。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
              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智慧的结晶,是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学工作精神与行动指引。因此,

              推进十九大精神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高中思政课相结合,做到“进
              教材、进课堂、进学生头脑”。同时要确保两者结合的准确性、及时性、有效性,也

              就是要求十九大精神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偏差地进入思政课堂教
   262
   267   268   269   270   271   272   273   274   275   276   277